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

培養多種專業,創造個人利基

轉載《培養多種專業  創造個人利基》
文/林婉翎
過去,只要擁有一項專業知識,便足以在職場上無往不利。但隨著社會迅速變遷,所有事物快速的汰舊換新,連「專業」也加速折舊,只有一種專業,已不足以應付瞬息萬變的職場需求。

至少擁有三到四種專業
「每個人至少要有三到四種專業,並進一步組合這些專業,以創造自我的知識利基,建立無可取代的個人品牌。」日前,在中小企業網路大學舉辦的講座中,居家及小型企業(SO-HO)協會理事長張庭庭說。
利用專業組合創造個人品牌,其實就是一種經營自己的概念。張庭庭以自己為例。年輕時,她以為自己永遠只有打工的份,從未想過會走向創業之路。
如今擁有專業經理人、創業顧問等多重角色的張庭庭,將自己的成就歸功於一路來的磨練,豐富了她的專業知識,使她能創造與眾不同的專業組合。
政大外交系畢業後,張庭庭到中國生產力中心(CPC)開始人生第一份工作,先後輪調過七個部門,當過公關、講師、執行製作…,還曾被指派去上同步口譯班,以備外國人來台演講時,擔任口譯的工作。
因為輪調過許多部門,張庭庭能掌握的職務範圍也愈來愈有彈性,因此,其他部門只要有需要,就會找她「義務」幫忙,即使工作量已經多到不行,張庭庭仍「來者不拒」,每天都9點之後才下班,每個月只領2.5萬元的微薄薪水。

認真經營自我品牌
抱著「凡事不計較,只要認真把事情做好」的態度,她說,接受這些訓練「就是在經營一個品牌!」她從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回國後,CPC以委外方式請她撰寫文案,這份工作一個月就帶來20萬元的收入。
張庭庭認為,一個人兼具多種專長,當職場上忽然需要多種專業集一身的人才時,即使換組織,別人還是以你為第一選擇,進而創造「獨一無二,別無分號」的個人品牌,開創無人競爭的藍海。
時光倒退回2000年,張庭庭體驗到台灣的商業資源多被大企業壟斷,便成立SOHO協會,以輔導更多的人利用創造專業組合的方式,開創事業。
張庭庭說,「專業組合可以是學歷、經歷、愛好排列組合」。她以媒體爭相訪問的「剉冰女王」為例。「剉冰女王」的店位於冰店充斥的夜市,但整條街,就唯獨這間店經常人滿為患。
張庭庭好奇:「到底這間普通的冰店,有什麼熱賣的秘訣?」後來他發現,剉冰女王賣的冰,有造形、五顏六色的色彩點綴在碎冰上、每種冰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。
原來,剉冰女王念的是設計,她結合設計「美」的元素,和策略聯盟的商業概念,和隔壁店家一起提供下午茶的套餐服務。張庭庭說,挫冰女王「將藝術和商業技巧融會貫通,成獨家絕學,」在夜市的剉冰紅海中,開創了一片藍海。
挫冰女王的成功,張庭庭分析,「她將知識意涵在商品中,」設計的知識成為支撐挫冰女王商品生命的力量,她等於組合了設計師、夜市挫冰女王和創業導師,三種專業知識。

讓知識成為賺錢工具
前幾年,剉冰女王靠賣挫冰賺錢,償還債務。現在,她靠「教別人怎麼賣挫冰」賺錢,來自台灣、香港、澳洲等地的學生,期待獲得她的真傳,「知識,成為她的賺錢工具」張庭庭說。
「知識將會取代資本,組織大小不再是企業競爭勝負的關鍵,知識工作者才是決定企業存續的要角。」張庭庭引述管理大師杜拉克曾說的一段話。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,讓自己成為擁有專業知識組合的知識工作者,才是建立競爭力的最佳利器。

掃廁所-提昇學習力

文章分享《掃廁所  提昇學習力》
文/陳珮馨

以掃廁所磨練心志為宗旨的「清掃學習世界大會」,6月初首度在台舉辦二天的活動,主辦單位統一超商,費時近一年規劃,除超過29家關係企業及外部團體參與,更有來自日本、巴西、菲律賓、越南等地的海外人士,自費來台共襄盛舉,體驗惜福感恩的掃廁所哲學,總計參與人數超過1.3萬人。


徹底惜福的清掃哲學

源自日本的清掃學習會,1993年由知名企業家鍵山秀三郎創辦,他從自己做起,推廣「凡事徹底」與「感恩惜福」的清掃哲學。影響所及,從企業、學校甚至到社會,都產生了由外到內的徹底變化,進而發展成為人稱道,影響深遠的「掃除道」。

五年前,統一超商為帶動良好社會風氣,成立「台灣清掃學習會」。幾年下來全台已成立了45個分會。

統一超商指出,此次來台參與世界大會的外國友人,包括企業經營者、官員、老師、學生、小朋友等,就讀日本上智大學的荒川祐二,為了來台參加世界大會,特地努力打工存錢,只為了參與此盛會。高中老師高野修滋,則認為要改變學生,得先從自己做起,所以不僅自己參與清掃學習會,貫徹其哲學,也帶動其他老師共同掃廁所,進而影響更多學生,形成另一種教育方式。

今年3月初,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、協理王文貴等台灣清掃學習會的成員,特別去日本拜訪京都市教育委員會,並且參加了當地小學廁所清掃的活動,與超過200名的小孩子、老師、家長、地方人士,共同流下二小時愉快的汗水。


一起流汗 改革實踐教育的根本

也由於這個淵源,日本京都市教育長門川大作,此次特別應邀來台參加清掃活動,並發表演講,分享他在校園推廣清掃的經驗與心得。

他指出,京都市原本將清掃學校廁所的工作委外給專門業者,後來在「京都清掃學習會」熱心推廣下,民眾掃廁所的風氣逐漸盛行,目前幾乎所有中小學的教職員、家長、學童們,每個月都會一起流汗清掃廁所。

門川大作說,「清掃廁所有改變一個人的力量」。一起流汗是改革教育、實踐教育的根本,他稱之為「共汗」。「共汗」也可透過掃除道來實踐。京都市從1992年就開始進行的教育改革,就是如此進行的。

現代兒童學習、養育上的最大問題是,學校所學與家庭、地區社會的生活乖離,這就是年輕人無法活用所學,成為工作能力的原因,也造成學習意願的低落。

因此,京都市結合學校、家庭、個人和地區,建立共識,共同檢討,合作進行教育改革。

門川大作指出,2004年夏天,在京都市教育委員會、PTA等單位所主辦的教育研究大會「地區教育Forum in京都」上,鍵山秀三郎的演講,大大感動了數千名家長、市民和教職員,讓清掃廁所的圈圈出現戲劇性的擴張。


掃廁所 可以變成謙虛的人

2005年2月,京都的家長、教職員推動成立了「便教(Kyou)會」組織,現在會員約有200名,在鍵山秀三郎、京都清掃學習會人員的指導下,每個月一次,家長帶著孩童和地區人士,一起流汗清掃廁所。從孩童們純真的話語:「流下的汗珠越多,就越喜歡學校」,可以看出掃除道對教育改革產生的效果。很多的年輕老師們也參與其中,2006年5月,京都便教會成立了青年部。

「清掃廁所可以變成謙虛的人。」門川大作經常以這句話警惕自己,並且希望未來可以從清掃廁所學到更多的事。
家庭和職場中似乎隱含高深學問,人在江湖,不用心是不行的,偶而遇上好文章,忍不住想要分享有緣人。(Susan Li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