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

究極日本通用設計,體貼中湧現的商機

轉載《究極日本通用設計 體貼中湧現的商機》
文.整理/張麗卿
為符合人們追求效率的需求,絕大多數商品設計偏重健壯年人身上,也因高度集中淪陷於價格殺戮戰場。強調全民適用的通用設計致力於產品開發時,強調「貼心」與「關懷」的獨特設計,令使用者感覺愉悅,讓商機源源不絕。
經濟高度發展,商業活動頻仍,人們追求效率需求,使得絕大部分的商品設計與開發以及環境規劃,多以「健全壯年人」為標準對象。這原本是無可厚非之事,但卻也因此高度集中淪陷於價格殺戮戰場。
其實仔細觀察一下,我們生活週遭存在的人們包括:男人、女人、小孩、年長者、力氣大、力氣小、孕婦、推嬰兒車、腳受傷、手受傷、慣用右手、慣用左手、手小、手大者等。
這些「使用者」個別差異需求,已是不爭的事實,卻往往被忽視。
舉例來說,有人因為視力障礙而看不清楚站牌的時刻表;有人因身高不夠,搆不著高處的貨架;也有人因腳力不足,要花很大的氣力才上得了公車台階;更有人因商品功能複雜而不知如何使用……。
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,高齡化的社會已經在日本等國家發生,伴隨著老年人的佔比持續增加,該如何讓這些人們生活快適?取決於設計師必須預先設想各種使用者的狀況,本於體貼及尊重的原則下,提出創新提案,如此的設計思維下的產出,必然能讓使用者愉悅滿足,而商機就在其中。
體貼中湧現的商機筆者日前因參與「96年獨特創新產品開發—日本海外研修」參訪團之故,經由當地企業分享推廣通用設計創造獨創商品的經驗,而引以為可以供國內企業參考。日本因應高齡化社會,積極發展通用設計(Universal Design)。UD致力做到貼心設計,產品開發時,想到的不再只是外觀或使用方法,更考慮到使用者心理層面的感受,所以簡單地說,通用設計就是「貼心」與「關懷」的實現。舉例來說,日本Paramount Station公司主要以銷售醫療照顧器材為主。該企業致力於UD推廣,巧妙地將任何人都能公平地使用、容許以各式各樣的方法使用等……原則,融入產品採購,力求銷售讓人們活得有尊嚴及美麗的生活產品。
像是馬克杯商品,設計師特別在杯沿加入錐度,以及杯身的凹槽設計,運用喝水的角度不同,讓手關節不適者或脊椎不適者,不必仰頭就能輕鬆喝完飲料,類似獨創商品讓Paramount station能與其他相仿的同業產生差異化,帶來商機。
同樣的,伊藤堂購物中心在東京近郊的龜有店,則將購物車設計成有單個籃子、兩個籃子的,並設計有附帶柺杖功能;在電梯內最上方設置一面有角度的鏡子,方便輪椅者不需轉身,即可知電梯門的開關情況;在購物中心的休息椅子兩端,加裝把手,以協助年長者或雙腳機能不健全的消費者起身。貼心的設計讓伊藤堂在日本擁有66家連鎖店,且獲利情況良好。
在橫濱Housquare——住宅體驗廣場的體驗專區設定了各式各樣的生活空間,讓消費者親身體驗「容易居住」的感受。透過情境模擬方式,讓參觀者的右腳踝處穿戴上2.25公斤的沙袋,左腳另一腳踝戴上1.15公斤的沙袋,讓兩腳的平衡感瞬間有了落差。接著再於右膝綁上固定帶,讓膝蓋無法一如往常活動自如;兩手肘帶上手臂圈,讓手肘無法自由彎曲。
右手腕以護腕固定,左手帶上兩層塑膠手套,還將食指與中指以膠帶固定,無名指與小姆指以膠帶固定,變成握力低落。最後,再加上拄根柺杕,帶上仿白內障的眼罩,塞上耳罩,剎那間變成視茫茫、髮蒼蒼、齒牙動搖的人,再行走體驗廣場才真正體會生活空間的貼心設計,可以讓我們活得更舒適尊嚴。
感同身受才是好設計
通用設計特別強調,「使用方法簡單且容易理解」的原則,也能成為企業設計獨創商品的重要原則。譬如說,就以設計指示燈來說,其明示性如何、顏色的選擇、色彩的搭配、是否考慮到色盲者的使用問題、符號的大小顏色、是否考慮近視或是遠視、老花使用者的判讀問題,多一層設想,產品就多一份貼心及商機。
舉例來說,東京地下鐵線路相當複雜,旅客為達到目的需頻於換線。因此,東京政府在地鐵的標示上,特別提供告知距離下一線還需走多遠的貼心設計,同樣的在日本商品內都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書,讓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操作。
環顧我們所處的環境,尚未如日本戮力發展通用設計,但企業關懷社會,社會將以支持來回報企業。從他們的企業裡發覺,貼心設計產生的獨創商品,能有效地提升獲利,國內企業如果不想與中國大陸做價格競爭,就有必要轉型,投入生產通用設計產品相信能開闢出經營藍海。
誠如:日本通用設計大師中川聰所說,「要重視使用者,而非出錢買的人!」這也是他經常對設計者耳提面命的話。中川聰自己曾經為更瞭解使用者的需求,親自到療養院住上幾天,體驗病人生活不便的真實感。反觀,生活中諸多設計其實充滿設計師想當然爾的產出,譬如說:適合左手人使用的商品明顯少於使用右手的人。
筆者於日本研修期間,曾參與中川先生舉辦之通用設計工作營,主題為:設計飛機上飲用熱咖啡的杯托設計。其設計重點為:必須讓各種乘客都方便使用、不易傾倒、能隔熱、不分左右手、以及夜光設計等……。
值得一提的是,工作營裡特別設計讓參與學員,利用膠布捆綁手、腳等部分肢體,藉此感受殘障者在使用器物上的不便之處。的確,當筆者身體狀況改變時,發覺能創造讓使用者愉悅感覺,方為成功設計。以下為工作營的過程紀實,也提供給國內亟欲發展通用設計的企業參考。
體驗苦痛設計無隔閡在工作營裡,研修小組必須利用道具諸如:塑膠手套、麻手套、乳液、繃帶、膠帶等模擬各種年齡層使用者、各種使用者的情況。舉例來說,將手套套在手上,或手上抹上乳液,是模擬年紀大的使用者因手紋變得光滑,而握力減弱的情況;將繃帶纏繞在手部關節處,是為了模擬手關節炎的情況;將膠帶捆繞在身體半邊,則是為了模擬半身不能動的時刻。
透過這些模擬,瞭解有上述身體問題的使用者,使用一般杯架時的困擾。
緊接著,依循通用設計原則,研修小組開始進行產品設計。其過程包括:設計動機、設計概念、情境模擬、設計草圖、模型製作、產品效益、檢測通用設計的達成度評估等。
實用至上創意相隨
1. 設計動機:此階段是請學員回憶在飛機上喝咖啡的經驗,包括:是否有燙到的經驗、曾因為光線昏暗找不到杯子、因為飛機偶發的搖晃而傾倒、咖啡傾倒弄髒衣物導致心情更低落等。從不便之處選擇設計改善的機會點。
2. 設計概念:針對上述不便作為設計概念,其原則為:如何不易翻倒,要容易握持、容易飲用、可重複使用不浪費,輕巧等原則,目的就是設計出通用杯架,讓人人皆能方便使用。
3. 情境模擬:親身體驗手殘者使用的不便性。此為重頭戲,當筆者纏上膠帶的手指逐漸僵硬,再加上戴上厚手套,手指可說是失去了知覺,導致無法順利拿起杯子飲用,接連幾次打翻之後,信心蕩然無奈之餘,只好求助他人幫忙,心理更是五味雜陳,自尊心受創,記憶至今心有餘悸,也深刻體會到不便者的心情與需求。
4. 設計草圖:著手設計時進行動作模擬,繪製草圖並完成。
5. 模型製作:研修小組先以紙黏土試做後,開始製作模型,並繪製所需尺寸,裁切泡棉修飾,再一次確認尺寸完成所求。
6. 產品效益:研修小組設計的杯架擁有雙耳設計,符合人體工學,使用舒適輕鬆;加入微笑的笑臉,讓使用者好心情;在眼睛地方特別設計夜光功能,提供光線不足環境或弱視者良好的指引;具有隔熱效果;杯架採用錐度設計不易傾倒,更可堆疊收納;採用環保材質。
7. UD PPP達成度評估:此項產品完成後,再根據中川聰推出「PPP」評估手法以科學化及根據來檢視產品是否符合UD7原則及3附則中的項目。其方法是不便使用者逐項評估,透過觀察瞭解產品是否符合通用設計。

經歷過上述的實作經驗,誠如其中一位學員所說,猶記得童年時,當時同伴們流行在紙上畫迷宮,然後捲起來讓其他夥伴依著紙張展開走迷宮。其實,這些分叉路就像發散的想法一樣,畫得愈多,表示規劃的客群愈廣,愈不容易走到盡頭。必須多試幾次,而試走的動作就像是收斂,走錯了就會記取教訓,下次不要再走,最終達到終點;現在做產品,切記自己矇著頭胡亂闖,必須不斷的嚐試,並記取經驗才能順利得知客戶真正的心聲。
經過此次研修之後,體會到設計者細心觀察使用者,並多瞭解人體結構、活動方式,一旦產品讓特殊者使用方便,一般使用者也覺得很貼心,因著體貼顧客的心,AS MANY PEOPLE,ASPOSSBILE,設計者為企業產出的商品將會帶來無限商機。
家庭和職場中似乎隱含高深學問,人在江湖,不用心是不行的,偶而遇上好文章,忍不住想要分享有緣人。(Susan Lin)